文章及出版 Articles and Publication

【藝評筆陣】接上文的後記

文︰李俊亮 | 上載日期︰2020年3月12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接上文〈藝術何價?疫症下消失的藝文界〉的後話,筆者在一月底在首爾避年度歲,除觀光消閒加額外活動「搶購」口罩之外,不忘把握機會去看音樂劇版的《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網上圖片)

《英雄本色》是我輩80年代成長必看之物[1],曾牽起一陣風潮;五短身型學穿黑長大褸,光天白日戴「黑超」,慢動作、咬牙簽、扮Mark哥跛,甚至劇中對白「我冇做大佬好耐」、「做兄弟….」、「我發誓之後唔會俾人用枝槍指住個頭」……句句都琅琅上口。那時同學之間有樣學樣,叫做「模仿」﹔電影圈爭相仿傚叫做「跟風」。就此,連續多年的警匪片,變成港片的類型、模式、風格、潮流、代表……之後呢?變成「老本」。「跟風」、「翻炒」、「借鏡」、「靈感來自」,甚至「致敬」都可以是創作的一個源起,當年吳宇森的《英雄本色》都以導演龍剛在1967年執導的《英雄本色》為原型,而Mark哥的造型亦「參考」日本電影《追捕》中高倉健的造型。或者,真的是識「英雄」重「英雄」,之後印度、韓國和中國大陸都翻拍《英雄本色》。這個「本」,一做三十年。

模仿是藝術創作的手法之一,但透過一個「私人場合」[2],令廣大市民知道原來做差佬是學成龍、講口材要跟曾志偉[3]。坊間亦推介大家以後學醫可考慮跟吳啟華、學揸飛機搵張智霖、學賭錢大你三千萬唔駛問當然是周潤發了。紀律人員透過看港產片、電視節目及唱卡拉OK,從「藝術」中活學活用幫到手,理應可以提升藝術的價值,甚至可以考慮將撥款分一些給藝文界。但相反,整個在80年代製造出來的「英雄」及「神話」就此完完全全被粉碎,一舖清袋。只是過去的成就,有幾「巴閉」也只是回憶或是懷緬,算不上經典。經典必須有一種價值、水平、洞見,甚至風範,讓後世學習及追隨,令人仿傚,以此為典範。就如近期在NETFLIX播放的 《The Irishman》,誰膽敢不識貨說那一眾演員和導演是甘草,他們絕對是荷里活中的黃金組合,典範中的典範,我相信他們沒有打算退休,因為藝術就是他們的生活,是終生的。

在過去的三十年,藝人慣常借用大台出力,衝出來呼籲大家共襄善舉。朋友,今天仍千載不變地沿用《滔滔千里心》的形式,以「歌」抗疫:《我知道》、《堅信愛會贏》、《讓世界充滿愛》、《我們一定會勝利》、《你要相信這不是最後一天》。將部分歌名串連,就如李居明為口罩加持後可加強抗疫[4],活學活用,《保重》。

當全港市民浸在troubled waters中,需要的不只是口罩、不是公益金、不是300億元分餅支援基金,更不是全民「回水」的一萬蚊。本來,我們都不需要以上的「水泡」,何以會陷入今天「停擺」的光景?抗疫不忘抗爭,或者,抗疫等同抗爭。

【藝評筆陣】藝術何價?疫症下消失的藝文界

文︰李俊亮 | 上載日期︰2020年2月18日 | 文章類別︰月旦舞台

在執筆之時,正值歲首,亦是武漢肺炎的疫情在港肆虐的開始階段,全港市民因疫情受嚴重打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封館」,教育局宣佈學校停課,香港兩大年度藝術盛事:香港藝術節及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也相繼取消,還未包括九大藝團、藝發局年度資助藝團、康文署節目、獨立藝團、其他商業單位在未來兩三個月的演出及製作。藝文界工作者絕大多數都「手停口停」。究竟演出能否如期上演?或各同業早已「打定輸數」,延期或取消?就算擇日再演,觀眾又會否安心入場?這次疫情,就像Marvel的Thano打一下手指令宇宙一半人口消失,但這次「消失」的是本地文化及藝術活動及工作者的生計,失去的必定超過50%。試想像未來幾個月,香港人在沒有音樂、戲劇及舞蹈演出、沒有藝術展覽、沒有大型藝文活動的情況下,生活又有何影響及改變?業界又如何在這段時間化危為機,「大步檻過」?

去年六月持續至今,因「反修例」而引起的社會事件,影響本地經濟及營商環境。接近九個月的抗爭加抗疫的日子,民憤未能平息,怨聲載道之際,警隊竟然開價OT需要「補水」九億,令人非議。在撥款申請仍在立法會打轉中,被市民稱號為「手足」的李嘉誠,其基金會已推出十億「應急錢」分三期予飲食業、零售業、旅遊業及小販以便捷的方式申請,不用審查亦不用填表排隊,就可讓合資格的獲「補水」。不知政府說好了要派的四千元,何時才可以派完?

九億也好,十億也好,絕對不是小數目。本地藝文發展,資助來源主要是政府公帑。可惜,政府似乎未試過如此大手筆。過去多年,政府每年給香港藝術發展局的恆常撥款都不足一億元。在2016 至2017年間,撥款更維持零增加,連通脹也趕不上,藝文界只有「揸頸就命」捱過那段日子。近兩年,恆常撥款才超過一億元,但那當中包括局方的行政費、支持十個藝術範疇的發展資助。翻看2018年的施政報告,其中提及文化及藝術發展,將會預留200億元改善和增建文化設施,而電影發展基金則獲十億元的一筆過撥款向四大方向發展,包括人才培訓、提升港產片製作、拓展市場及拓展觀眾群。而文化及藝術方面,在2019/20年度財政預算只增加5,400萬元資助予不同規模藝團、香港藝術發展局和香港藝術節協會。政府對以上發展的撥款金額,簡直是天淵之別。

去年,特首創先河的透過視像宣讀2019年的施政報告。她像忘記了文化及藝術這個版塊的存在,在這次的報告中竟然隻字不提,就連她「催生」出來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也只是輕輕帶過,沒有上文下理。但人民不會忘記,在2018年的財政預算,政府撥出500億元給創新科技局發展。筆者沒有深究其研發成果,但從近日衛生局在記者招待會上介紹,給隔離人士配戴在身上的「追蹤器」所見,再加上教育界急需要的創新科技如網上教學技術支援,交流平台的設立等,卻只能由導師自行研究及發掘,都可以略知一二了。

另一邊廂,有43年歷史的海洋公園,日前,向政府提交「全新定位策略發展計劃」建議書,希望能獲注資106億元,為加強吸引力及提升其對鄰近主題公園的競爭力。2018至2019年度海洋公園入場人次是570萬,收入為17.3億元,在旅客數字急升的情況下,近年仍要虧蝕。那海洋公園算是一門生意還是由政府補貼的公共設施?106億元當然是個大數目,可以用來資助藝發局差不多100年。董事局成員解說要重新將海洋公園打造為「香港人的公園」。現在,海洋公園的正價入場費是$498,平貴與否,各自衡量。但對「公園」的理解,都應該一致認為是公共性的,就如維多利亞公園、摩士公園、甚至全港的郊野公園,人人都可以免費享用。這公共性就如大自然的山水、風景及空氣,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幸運的話在行山時還有機會野生捕捉發哥,在公共性上增加一點點的私有化。

《藝術在醫院》(網上圖片)
《藝術在醫院》(網上圖片)

公共性就是對受惠人士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同時對社會整體而言也不可或缺的事物,相信沒有人反對醫療及教育都是公共性的,應由政府承擔。文化及藝術都不是獨立存在,它同時亦有其公共性的成份,如藝術教育。藝術教育不單只是學習技巧,成為工匠,而是以藝術作為教學手段及主體,讓每個人在學藝的過程中有全面而具個性的發展,能夠一生不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變。藝術教育基本上就等同教育,是為了全人未來的發展;對應醫療,那就不單只是「有病就要去看醫生、不要停止接受治療」,預防及保健比起治療更重要。而藝術的公共性早已存在,如《藝術在醫院》以藝術介入社會,直接在醫院推行藝術活動,讓病友透過藝術表達及抒發感受,發揮藝術共融、平權及充權作用。那些都是「真」藝術家,跟醫護人員及教育工作者一樣,都有其「專業」及「獨當一面」的價值。當公眾理解藝術的功能,同時,亦要承認藝術本身的「價值」。

劇場這種場所,都是有其公共性的,作為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及發表的平台,並且為向公眾敞開的藝術空間。去年七至八月期間,康文署以公眾安全為理由「封館」,目的是減少人群聚集或疏散人潮,可惜劇場的開放性就因此而被奪去。這亦表明政府一直沒有理解劇場的功能,只當它作為一般場地設施管理,提供服務而已,怪不得可以話封就封了。

《大埔藝術中心》(網上圖片)
《大埔藝術中心》(網上圖片)

打破公眾對藝術屬於小眾的觀念,不再只以藝術家為中心,停留在觀演的關係,就要令公眾理解藝術的公共性,感受藝術令人動之悅情,亦能看見藝術的力量。藉著區議會換屆由藍變黃,筆者希望能更有效地運用社區資源及政府批款,透過改善撥款形式及機制,連結藝文工作者,由下而上,發展社區藝術。至低限度,一改過去在社區「蛇齋餅糭」式的慣常文康活動,令那些在大時大節時架在行人天橋、迴旋處或公園花槽區區一式一樣、千篇一律的燈飾及恭賀字句不再出現。今年的聖誕節及農曆新年,樂見過去掛滿通街通巷區議員大頭佔據半張面積、「Bad Taste」之餘又不環保的恭賀橫額消失。這已是「美化」社區的開始。在去年九月啟用的大埔藝術中心是一個重要的社區藝術試點。它位於「黃」埔區,早前筆者亦與十多位當區區議員派訪中心的租戶,促使議員跟藝團多交流及了解,希望能夠將中心建立成為當區的藝文地標,向「一區一藝術中心」的構思進發。

此刻,全港面對疫情,封館不能演出,業界當然雪上加霜,但安慰地說,高科技仍未能取代現場演出的真實感,觀演時即場的氣氛。但我們仍需思考,香港的創新科技在這個疫情下,可以發揮甚麼作用?如「城市當代舞蹈團」在網上教學,讓同行都可以在家中或各自各的地方繼續練習。這就是很好的例子,表現出藝術的公共性了。相反,香港演藝學院成立多年的演藝教學創新中心(iHUB),以提倡創新的方式發展表演藝術的教與學,當中包括運用網上平台教授及研習表演藝術。學院在去年因反送中的社會事件而封校停課,課堂需要運用創新方法教授,尤以表演藝術的實踐課堂如何能以「創新」的方法教學呢?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中心應能發揮貢獻,可惜因疫情再度停課,仍未見有任何「創新」的方式貢獻出來。

總括來說,政府可以投放十億元到電影發展基金,500億元給創新科技局,甚至海洋公園想要的106億元注資,都是希望有充份「補水」,可大展拳腳,投資於未來。藝術若以其公共性來說,為何香港藝術發展局每年資源就只是配得增加幾個百分比呢?為何撥款只是一億多,而不是十億,甚至100億元呢?

《英雄本色》音樂劇(網上圖片)
《英雄本色》音樂劇(網上圖片)

後話:今年避年,筆者在首爾看了音樂劇版的《英雄本色》。令人讚嘆的是韓國人可以將香港的產物轉化成為自家的出品,故事內容背景都是「香港」,劇本唱的歌曲改編自張國榮、香港的女兒梅艷芳,以及電影的原裝主題曲。全劇說唱都是韓文,沒有字幕,但「做兄弟嘅……」又怎會看不懂這故事呢?我仍「估」到Mark哥在看著香港夜景時,對著豪哥說的一句對白:「我只係想爭返口氣,唔係想話俾人聽我威,只係想話俾人聽我唔見咗嘅嘢要自己攞返!」

藝文界在疫情中的告急

面對武漢肺炎,政府防疫失衡,令香港頓成failed state。目前,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教育局宣佈繼續「封館」及停課﹔香港兩大年度藝術盛事﹕香港藝術節及Art Basel 也相繼取消,還未包括九大藝團、藝發局年度資助藝團、康文署節目、獨立藝團、神功戲、其他商業單位在未來兩三個月的演出及製作。藝文界工作及活動「停擺」,從業員手停口停,絕對是雪上加霜。

2月1日,筆者聯同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其他九位民選委員及香港戲劇協會、香港演藝學院校友會及文化同行發起《聯署聲明﹕藝文界受疫情打擊,特區政府應盡快提供援助》給民政事務局局長。2月5日,藝發局數位民選委員發出《藝發局民選委員就本港藝文界受疫情影響問卷調查》,收集業界「損失」數據及支援方案,向局方進一步提出要求。

截至2月13日,收到超過150份問卷,主要來自戲劇、舞蹈、戲曲、文學及音樂等藝術範疇,當中接近7成是個人及自由身工作者,20多個年度資助藝團及多個大埔藝術中心租戶等。影響的工作範圍甚廣,包括演出、創作、綵排、教學工作、學校巡迴演出、舞台技術及設計、後台工作、展覽、出版、拍攝放映及海外交流等。受場館關閉、學校停課及主辦單位取消節目的原因為主。約有7%及24%受訪者即時及未來1個月因停工而有經濟困難。58%受訪者回答,資方沒有因取消或延期工作的賠償方案。有業界人士表示,與同行配偶因「停擺」而失去家庭收入,影響生計。亦有藝團因場館關閉取消未來兩三個月的演出,損失嚴重,希望得到賠償。

筆者促請政府盡快成立藝文界支援計劃,讓受影響的損失得到合理補償。政府可考慮注資藝發局現有的支援計劃,並將限額提升,擴闊受助的業界人士及藝術範疇。

據筆者所知,大多數的非政府機構或政府部門,都不是以「實報實銷」的方式跟製作單位結帳。如因颱風或是次疫情影響而取消或更改原定節目,藝團都要承受風險及損失。就算節目延期,都不能以作「補償」或「後補」的方案,所以主辦單位需承擔已開展工作的工資及製作支出。例如康文署會與藝團磋商由其主辦及贊助的節目,如最終需取消活動,署方會根據合約,及考慮藝團為節目所作的各項準備功夫和已履行的工作支付演出酬金。所以支援計劃需要支援藝團在延期及取消的額外支出,同時,讓藝團將支援金額發放給工作人員,包括自由身工作員。至於,藝發局資助的計劃項目亦受影響甚廣,筆者亦會在局內提出,如何支援受資助的業界。

減免場地租金是直接「止血」的方法之一,康文署自然需將場租減半的措施在3月31日後延長。藝發局亦需考慮減免ADC 藝術空間及大埔藝術中心租戶的租金。

教學工作是業界的主要收入,現正值學校戲劇節、音樂節及舞蹈節的節期,影響更甚。即使復課,學校都會以常規課程及教學為優先安排。但學校不能無償支薪,所以筆者建議教育局推出指引,促使學校與導師協調,以其他形式如網上學習、藝術欣賞及教案編寫等替補原定活動,盡量避免取消工作,以減輕導師的損失。

2月14日,康文署宣佈延長「封館」至3月2日。就算開館有期,康文署都需有防疫對策及「封館」指引。自去年「封館」頻常,筆者已多次詢問署方有關「封館」及風險評估指引。再此一疫,署方需認真考慮及落實。

日後疫情受控,政府必需有振興方案,提供宣傳、推廣平台及票價優惠,吸引觀眾購票參與藝文活動,幫助復甦。

解決生計之餘,藝文活動不能因「停擺」而「消聲匿跡」。此時,港人多要留家防疫,業界可嘗試跟免費電視台及港台合作,將未能演出的製作在錄影廠或排練場拍攝轉播,又或讀劇、獨白演繹或獨舞的表演形式,更可將過去演出的錄像播放,給港人多個選擇。當年SARS,藝團義演籌款,幫助受影響人士。以上形式可以「義演」在網上平台集氣集資,如能解決版權問題,值得探討研究。

「封關」影響來往內地的文化交流,本地舞台佈景多在內地製作,「封關」變相「禁運」。本地製作因成本因素,都往內地製景。此後,業界應再開發「自給自足」。台灣及日本等地已有入境管制及隔離措施,本地及海外的藝文交流活動亦會受到衝撃。

與此同時,台灣正視疫情影響藝文產業,文化部部長鄭麗君於2月13日提出短期紓困:第一,藝文產業納入經濟部中小企業貸款補貼方案,提供還款展延及貸款利息補貼;第二,訂定紓困補助作業要點,發生重大損害、無法負擔之損失或發生營運困難之文化藝術事業、團體及個人,給予補助;第三,爭取將藝文消費納入抵用券適用範圍。藝發局的支援計劃跟第二項紓困類近,第一及第三項值得香港政府參考。

在此,我強烈要求政府盡快推出支援方案,更希望支援措施能顧及民間團體,一視同仁。

政府過去曾向市民退稅、減稅、免稅、免供或退強積金供款。還富於民,這不是更直接的紓困方法﹖

最後,林鄭在2月5日的記招提及動用100億元為各界紓困。每次聽她說話都按捺不住,但這個數,聽得很清楚。

李俊亮

2020年2月13日

補充﹕林鄭在2月14日的記招宣布防疫基金細節,以及支援市民及經濟上損失的行業,當中包括文化及藝術界。政府需向財委會申請不少於250億元撥款。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commentary/article/2379273/藝文界在疫情中告急

【文化論政】李俊亮:尋找藝文空間 守護表達自由 2019-02-13

2017年起,筆者任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大會委員及戲劇組主席,踏入新歲,數算兩年來在局內對藝文空間、資助及藝術自由議題的觀察。希望文章不會像在派「成功爭取」的成績表吧。

早於首輪「活化工廈」政策,戲劇界以有限資源在工廈「空間」發展創意的「工業」。多年來,藝團除面對因政策而上漲的租金,亦因部門巡查,經常「擔驚受怕」。2017年,局內成立藝文空間工作小組,望能更有效聯繫局內、發展局及其他政府部門,反映意見及提出建議。

小組建議包括:一、豁免修改藝團現租用的單位地契的手續及費用;二、善用閒置用地及校舍;三、建議未來在「活化工廈」中,發展商須撥出規定面積及樓層以作藝文活動用途;四、尋找「良心業主」提供單位以低於市價出租給藝文單位等。

去年中,香港戲劇協會亦聯同3個團體,發起關注工廈問題的討論及聯署,向政府表達訴求。最近「解決方案」出爐:放寬工廈單位業主毋須向地政總署申請短期地契豁免書及繳付任何費用,便可把單位用作五項特定的非工業用途,包括「藝術工作室」。藝團能繼續「棲身」,但礙於人流及消防等問題,工作室不能分租、作教學及表演用途。

在工作小組的研究中,放寬地契是最快及直接幫助工廈的藝團,但開放用途就如開放用家市場,租金可能會上調。去年,局方亦得到「良心業主」支持,提供單位租予藝團。另有學校與藝團夥伴計劃,藝團能善用校舍空間,促使與校合作,亦拓展藝術教育層面。

籌備多年的大埔藝術中心,將於今年內使用。望中心能作善用閒置空間之例,供政府參考。上月,筆者隨局方到新加坡考察。在八十年代,當地已有政策把歷史建築保留,交予國家藝術理事會(National Arts Council)發展為藝文空間。香港政府為何不早效法?

資助化作投資

推行接近20年的年度資助,今年將取消「升班制」,保留1年及3年的年度資助。同時,推出「優秀藝團計劃」,希望以一筆過5年的資助,讓已有代表性及成就的本地藝團有更長遠的發展及營運策劃。而藝團作為受資助單位,亦應該有「投資」理念。

配對資助計劃旨望藝團能多方面尋找資源,但香港商界對藝術捐款沒有減稅的誘因,對戲劇界別來說,在籌集配對資金不易。在香港,這不只是稅務議題,而是推動文化,讓大眾認為文化及藝術對城市的重要的議題。

海外及內地交流資助計劃,能促進文化交流,有助藝團開拓新市場及觀眾。雖然有關部門如康樂及文化事務處會提供大灣區的發展資料給業界人士參考,筆者認為更進一步是讓藝團實地考察,參與地區展演,接觸受眾,建立網絡。惟北上發展,作品還須通過內地部門審批,藝團亦會考慮。

去年尾,碧波押因牌照問題而未能續租,加上早前巴丟草基於「安全考慮」取消香港個展;大館以「不願成為任何個別人士促進其政治利益的平台」為由,一度取消馬建講座,令業界猜測不續約是否跟「政治打壓」有關。

同時,業界亦提出「藝術自由約章」及發起聯署,旨望確立藝發局捍衞藝術表達自由的角色及價值,以有限資源營造藝術表達自由環境等。

筆者同為視藝組成員,亦有討論單位標書及申請牌照的問題,如早前視藝組主席陳錦成在訪問中解釋,該空間的營運團體或須申請娛樂牌照,但申請牌照的程序複雜,過往局方與營運者均傾向「默契」處理,如以私人聚會、甚至預約方式參觀。但這仍非解決問題的最終方法,小組才決定趁修改標書時,連同牌照問題一併處理。

牌照像「緊箍咒」般,應是時候研究如何「鬆綁」。有關「藝術自由約章」,筆者與周博賢及陳錦成亦有出席論壇。筆者認為約章能引起業界對藝術及表達自由、政治審查的關注。至於實質作用、實踐及執行等問題仍需詳細討論。

其實,藝發局成立的首個信念就是藝術表達自由。關於約章的概念,筆者及其他委員會在局內討論。在資源及政策仍有待改善之前,言論及表達自由確實是現在及將來需要守護的空間。

作者為香港藝術發展局大會委員及戲劇組主席

文章刊於2019年2月11日信報專欄。本欄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

https://www.inmediahk.net/node/1062285